大顿号的由来
大顿号(、),又称为“顿号”、“句号”,是汉语标点符号中的一种,表现为两个点在一条竖线上排列而成。
大顿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,那时的顿号只是大写的“顿”字。大顿号作为一个独立的标点符号出现是在明代。相传,明代造字学家赵蕃在撰写字义解释时,为了显著表示停顿的意思,就将句中这种停顿标点符号单独列成了一项,即现在我们所认识的大顿号符号。
大顿号的名称也源于它表示的意思。在明、清两代,大顿号的名称为“顿号”,因为它的作用是在一些需要停顿的地方停止、暂缓语意。到了近代,人们便将“顿号”改名为“句号”,其中也是因为“句号”更为通用的缘故。不过,“顿号”对于汉语标点而言仍然是历史悠久、含义深刻的一个名称。
大顿号的用法
大顿号常用于列举、分割多余杂的语句、缩句。在表达时,大顿号一般会快速打一下,比句号快,比逗号慢,表现出一种短暂的停顿。
虽然大顿号的应用领域比较狭窄,但它却有着独特的用处。有的情况下,用大顿号可以使文章具有些许的诙谐感。而有些作家在写短文的时候,都会喜欢用这种标点将句子与句子之间分隔开来,或是使用大顿号来表现出一种短暂的遐想或停顿。这样一来,文章的节奏和语感都会变得更加灵活自如。
如今,大部分人在写作的过程中,都先用逗号区隔开,然后在考虑是否需要大顿号的出现。在汉字输入中,也已经将大顿号视为一个独立的标点符号,赋予了独立的键位,方便了我们的书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