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小板分布宽度(PDW)是血液中血小板体积分布情况的参数之一。
它是血小板大小的变异程度指标下的副指标,其值通常在9-17%之间。当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时,通常会被认为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。这可能提示身体中存在某些隐含的疾病。
那么,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可能意味着什么?
1. 血小板破坏增多
血小板破坏增多,也会导致PDW值偏高。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多,如ITP(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)、SLE(系统性红斑狼疮)等。
2.机体对血小板产生的反应增加
某些因素可能导致机体对血小板产生的反应增加,造成血小板在体内更容易被消耗、破坏,从而导致PDW值偏高。如全身感染、DIC(弥散性血管内凝血)、过敏等情况。
3.肝功能不完全
肝功能不完全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,从而导致机体凝血时间变长。在这种情况下,机体通过对血小板产生更强的反应来进行代偿。因此,肝功能不完全的患者PDW值也可能偏高。
虽然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不一定明示了某种疾病,但它仍然是警惕身体可能存在问题的生物标志,建议当PDW值偏高时,应该及时向实验室医生或医生咨询。